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二级学院反诈工作的部署要求,切实提升全院师生的反诈意识与安全防护能力,在10月1日前,信息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安全教育活动,通过专题会议统筹、分层分类授课、主题班会深化的方式,构建起全方位、立体化的安全防护教育体系,为学生安全成长保驾护航。
专题会议定方向,明确责任抓落实
学院高度重视反诈工作,第一时间召开反诈工作专题部署会。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,全体辅导员、班主任参会。会上,副书记传达了学校关于反诈工作的具体要求,强调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,尤其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开展反诈教育刻不容缓。同时,副书记对学院“反诈第一课”及后续安全教育工作进行详细安排,明确辅导员、班主任的主体责任,要求大家务必将反诈知识精准传递到每一位学生,确保教育活动不走过场、取得实效。参会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围绕如何创新教育形式、提升教育效果展开讨论,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分层开展“反诈第一课”,筑牢反诈思想防线
按照专题会部署,学院分层分类推进“反诈第一课”。首先,由副书记牵头,为全体辅导员、班主任开展学院层面的“反诈第一课”。课程结合近期全国及高校发生的典型诈骗案例,深入剖析刷单返利、校园贷、冒充客服、虚假中奖等常见诈骗手段的特点与防范要点,指导辅导员、班主任掌握识别诈骗、宣传反诈的方法技巧,提升其开展班级反诈教育的专业性。
随后,辅导员、班主任迅速行动,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“反诈第一课”。课堂上,老师们通过播放反诈宣传视频、展示案例数据、现场互动问答等形式,让学生直观了解诈骗的危害性。同时,重点讲解了如何保护个人信息、遇到疑似诈骗如何应对、怎样通过正规渠道求助等实用知识,引导学生树立“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”的反诈意识。不少学生在课后表示,“这堂反诈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技巧,以后会更加警惕各类诈骗信息,也会提醒身边的同学一起防范。”
主题班会强教育,安全意识入人心
在开展反诈教育的同时,学院结合新学期开学及中秋节、国庆节“双节”临近的实际情况,同步组织开展两类主题班会,进一步强化学生安全意识。
一方面,由各辅导员组织所带学生召开“法治宣传暨反诈教育主题班会”。班会在前期“反诈第一课”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法治知识内容,将反诈教育与法治宣传有机结合,通过讲解相关法律法规,让学生明白诈骗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,还可能触犯法律,从法律层面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与防范能力。班会上,学生们还分组讨论了身边可能存在的诈骗风险,分享了自己的防范心得,形成了“人人学反诈、人人懂反诈”的良好氛围。
另一方面,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特点,召开“新学期安全教育暨中秋节、国庆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”。班会围绕新学期学习生活安全与假期出行安全展开,内容涵盖校园消防安全、宿舍用电安全、交通安全、饮食安全、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。班主任们结合“双节”假期学生出行集中的特点,重点强调了出行规划、人身财产保护等注意事项,提醒学生合理安排假期时间,度过一个安全、文明、愉快的假期。
此次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,不仅有效落实了学校反诈工作要求,也为学院新学期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。下一步,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,丰富教育内容,建立常态化安全教育机制,持续提升学生安全防护能力,为学生营造安全、稳定、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。




(撰稿:李玉霞 初审:周书利 终审:陈胜)

